中国驻哈萨克斯坦使馆公使衔经济商务参赞王健在《国际商报》发表署名文章

756

2022年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迎来建交30周年。30年来,中哈两国把握友好合作的主旋律,奏响互利共赢的最强音,勠力同心,奋楫笃行,实现了从睦邻友好关系到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跨越式发展,推动双边经贸合作不断向宽领域、深层次和全方位纵深迈进,以丰硕的合作成果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贸易投资突飞猛进。30年来,中哈两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持续优化。1992年,中哈货物贸易总额为3.68亿美元;2020年,这一数字已达到214.3亿美元,增长近60倍。在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中哈贸易彰显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20211-11月,双边贸易额达229.4亿美元,同比增长14.7%,预计全年贸易额将创近年新高。中国稳居哈第二大贸易伙伴国、第一大出口目的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地位。与此同时,中国继续成为哈主要的引资来源国之一。双方在能源资源、装备制造、交通运输、现代农业、金融服务、医药健康、基础设施建设等众多领域全面深化投资合作,为绘制后疫情时代中哈经贸合作的宏伟蓝图不断添砖加瓦。

产能合作成果丰硕。30年来,中哈两国企业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切实把政治共识转化为具体行动,把理念认同转化为务实成果,推动多个重大战略性项目在哈落地实施。近年来,阿特劳、奇姆肯特两大炼厂升级改造项目圆满完成,成为绽放在中哈能源丝路上的璀璨明珠;札纳塔斯风能电站、卡布恰盖光伏电站、玛依纳克水电站、图尔古松水电站等新能源项目顺利竣工,为哈经济走上绿色低碳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巴甫洛达尔电解铝厂、阿克托盖铜矿选矿厂、亚洲大口径钢管厂、里海沥青厂、西里特种水泥厂、克孜勒奥尔达浮法玻璃厂、阿特劳50万吨聚丙烯石化综合体等项目建成投产,填补了哈本国制造业领域的多项空白;北哈州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图尔克斯坦州金骆驼奶粉厂、科斯塔奈州江淮汽车组装厂、东哈州乌里宾核燃料组件厂等明星项目相继落地,为推动哈实现经济多元化和扩大制成品出口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哈中资企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致力于打造接地气、聚人心的精品民生工程,助力中哈两国人民真正实现心联通

互联互通卓有成效。30年来,中哈两国充分发挥山水相连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公路、铁路过境运输和国际陆海多式联运。两国已开通5对常年对开公路口岸和2条跨境铁路干线,建立起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霍尔果斯-东大门无水港和中国连云港中哈物流合作基地。

疫情期间,通过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口岸过境哈萨克斯坦的中欧班列逆势上扬,班列开行数量和综合重箱率大幅提升,成为奔腾在欧亚大陆上名副其实的钢铁驼队。两国积极开发接驳西部陆海新通道、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的欧亚大陆跨境运输通道,为保障疫情条件下国际供应链稳定畅通发挥了突出作用。能源基础设施领域,两国共同建设运营中哈原油管道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A/B/C线。截至202111月,累计对华输油超过1.5亿吨、输气约3800亿标方,成为中哈共建一带一路的精品力作。

新兴业态蓬勃发展。30年来,中哈两国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拓展合作空间,打造合作亮点。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信银行等中资金融机构积极推动对哈结算、支付、融资、授信等领域的金融合作,深度参与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发展,成功在哈发行首支离岸人民币雄鹰债;两国积极举办云展会”“云洽谈”“云签约,哈方连续4年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哈总统托卡耶夫称进博会已成为进入庞大中国市场的金色大门;两国积极发展跨境电商,已有100余家哈企业入驻阿里巴巴国际电商平台,展示优质特色哈产商品,累计签订出口合同超过7250万美元;两国同舟共济,携手抗疫,相互提供抗疫和医疗物资,中国研发的国药、科兴新冠疫苗实现对哈出口,受到哈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好评,深刻诠释了守望相助、休戚与共的卫生健康共同体精神。

栉风沐雨见肝胆,砥砺奋进续华章。随着中哈关系步入新时代,两国将继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着力深化利益交融,拉紧共同利益纽带,以精益求精的决心、久久为功的耐心,推动中哈关系在前进的轨道上劈波斩浪、行稳致远,实干笃行、善作善成,培育更多造福于两国人民的务实合作成果,为深化中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促进区域经济繁荣与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

图文来源: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在读的新闻
Телеграм-канал «Нефть и Газ Казахстана. Факты и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Ежедневные новости с краткими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и. Бесплатная подписка.

DKNews国际新闻社是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文化和信息部注册的。2010年1月20日颁发了第10484-AA号注册证书

主题
更新
МИА «DKNews» © 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