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韩春林:关于美国“对等关税”政策与维护全球贸易秩序

一張照片: imago images/Dreamstime

DKnews.kz网站发表的独家文章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哈萨克斯坦特命全权大使韩春霖阐述了中国政府对美国单边关税政策的正式立场。他指出,这种政策违反了公平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破坏了多边经济体系的根基。韩春霖大使特别强调,美国的做法不仅带来了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也正在动摇世界贸易体系的稳定性——而这个体系正是美国过去多年深度参与并主导建设的。

大使表示,中国将坚定维护自身的主权和经济利益,同时继续坚持开放、包容和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文章中还专门提到了中哈关系:韩春霖强调,两国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处于高水平,经贸合作紧密,双方在维护以世贸组织规则和相互尊重为基础的全球秩序方面肩负着共同责任。

“对等关税”:零和博弈思维的体现

近期,美国对全球多个贸易伙伴加征所谓的“对等关税”,以谋取单方面利益。这种做法以追求“公平”为借口,实质是通过关税手段对他国施压,优先考虑本国利益,损害全球公共利益,是典型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经济霸凌行径。这种行为无视多年多边贸易谈判所取得的成果,也忽视了美国自身长期以来从全球贸易中获得的巨大利益。

美国此举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最惠国待遇原则和非歧视原则,严重破坏了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增加了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将世界贸易推向“丛林法则”的边缘。历史上,1930年美国通过的《斯穆特-霍利法案》曾引发全球关税战,导致世界经济长期低迷。类似错误不应重演。

全球贸易“倒退”的危险

二战后,美国在构建全球经济体系中扮演了主导角色,获取了最大经济利益。全球化带来了大量利润,美国跨国公司获利巨大,消费者享受低价商品,美元国际地位得到加强。而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源,是国内储蓄与消费结构不平衡,也是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必然结果。提高关税并不能解决美国自身的问题,更不能“让美国再次伟大”。

以特朗普政府为例,在其任期内对中国加征“301条款”关税后,美国贸易逆差不仅未减少,反而从2017年的7924亿美元上升到2020年的9015亿美元。同时,美国虽然在商品贸易方面存在逆差,但在服务贸易领域占据明显优势,处于盈余状态。

“对等关税”的最终代价将由美国自身承担。据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预测,如果对大量商品征收20%的关税,美国一个普通家庭每年将多支出约4200美元。此外,美国股市对关税政策反应消极,反映出市场不满。高盛集团也将美国未来12个月发生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从20%提高至35%,认为不断上升的关税将抑制经济增长、推高通胀、增加失业率。

中国的回应与全球合作的重要性

面对美国的单边行动,中国已并将继续采取坚决的反制措施,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美国频繁违背承诺、出尔反尔,多次对他国进行胁迫。在这种背景下,一味妥协只会助长其霸权行径。面对美国的打压,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唯有团结合作才能有效应对。

中国主张坚持友好协商、非歧视、开放包容的基本原则,反对通过提高关税等方式相互“挖坑”,推动建设更加平等、公正、稳定的国际贸易环境。

深化中哈务实合作,共促共同发展

稳定的全球贸易秩序是实现全球经济增长与共同繁荣的基础。多边主义是应对当前挑战的必由之路。哈萨克斯坦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也是该倡议高质量推进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山水相连,命运相系,始终保持高度发展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两国正积极构建以“永远的友谊、高度互信与团结”为特征的中哈命运共同体。2024年,中哈双边贸易额达到438.2亿美元,同比增长6.8%。双方经贸合作领域广泛,合作层次深入,成果显著。

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国,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应携手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捍卫以世贸组织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贸易争端。同时,应加强在上合组织、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以及世贸组织等多边平台上的政策协调,共同应对美国的贸易霸凌行为。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然光明。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35万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达5%,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约为30%。2025年,中国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达到6%,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

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始终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将持续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稳步推进规则、标准、管理、制度层面的制度型开放,优化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中国愿与哈萨克斯坦一道,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让中哈务实合作不断深化,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DKNews国际新闻社是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文化和信息部注册的。2010年1月20日颁发了第10484-AA号注册证书

主题
更新
МИА «DKnews.kz» © 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