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与中亚共同未来:交汇点与发展前景

1408
一張照片: Xinhua

近日,由中国驻阿拉木图总领事馆、新华社和“一带一路”专家俱乐部共同主办的国际论坛“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与中亚命运共同体”在阿拉木图友谊之家成功举行。论坛汇聚了众多外交官、学者、专家和媒体代表,就全球挑战背景下的地区合作前景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根植于千年历史的合作关系

中国驻阿拉木图总领事蒋薇在主旨发言中指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可以追溯到古代丝绸之路时期。这种伙伴关系不仅延续至今,而且不断发展,体现出21世纪的新内涵。在各国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双边关系正在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涵盖政治、经济、人文等多个领域。

据蒋薇介绍,2024年,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额已达948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中亚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累计向中国输送天然气超过5000亿立方米。而被称为“钢铁骆驼”的中欧班列也稳定运行,穿越中亚地区,为新一代物流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式现代化:共享繁荣的新模式

论坛的核心议题之一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该模式强调包容性发展、可持续性与互利共赢。蒋薇指出,中国的发展理念为中亚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选项,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兼顾社会稳定和生态责任。

在当前全球局势动荡的背景下,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日益受到关注。蒋薇表示:“我们不寻求扩张,而是共同发展;我们不追求竞争,而是推动合作。”这一立场也得到了与会哈萨克斯坦专家的支持与认同。

战略对接与相互支持

蒋薇在演讲中特别提到,将“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亚国家的国家发展战略对接,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亚正逐步成为跨大陆连接枢纽的当下,发展优先事项的协同将有助于推动物流、工业与数字经济等领域的系统性进展。

论坛期间,多位专家强调必须加强政治互信,坚决反对干涉内政。他们还指出,构建“命运共同体”不仅要以平等为基础,还需以人文交流和共同文化记忆为纽带,从而为地区合作注入长期稳定的动力。

学术讨论与专家观点

论坛的全体会议上,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知名分析人士发表了见解。发言内容涵盖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理念在中亚哲学中的体现、人文合作和教育交流等多个方面。

哈萨克斯坦国家哲学与宗教学研究所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阿·阿姆列巴耶夫指出,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成为国际关系的新范式。首席研究员尤·布鲁克耶夫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模式为哈萨克斯坦提供了一个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同时实现稳步发展的可行借鉴。

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代表则呼吁各国应避免地缘政治对抗,积极支持多极化世界的建设。

期待即将在哈萨克斯坦举行的峰会

此次论坛不仅是思想碰撞与经验分享的平台,也为即将于今年6月在哈萨克斯坦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做好了铺垫。蒋薇指出,这一峰会将成为巩固成果、明确未来合作重点的重要契机。

阿拉木图论坛再次证明,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伙伴关系建立在互信、互利与共同发展愿景的基础之上。贴合地区实际的中国式现代化模式,或将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稳定的新动能。

DKNews国际新闻社是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文化和信息部注册的。2010年1月20日颁发了第10484-AA号注册证书

主题
更新
МИА «DKnews.kz» © 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