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表面行驶0.522米!“祝融号”火星车惊艳亮相

3191

5月22日10时40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驶上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中国国家航天局同时还公布了“祝融号”火星车携带的前避障相机和后避障相机拍摄的驶离过程影像。


2020年10月30日,在上海举办的2020全球技术转移大会上拍摄到的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着陆器与“祝融号”火星车模型。龙巍/人民图片

当天,“祝融号”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后,在火星表面行驶了0.522米,以纪念这个在火星上留下第一道印记的重要日子。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火星车从陪伴它303天的着陆平台上驶离,踏上了我们期待已久的新奇又陌生的火星大地,步履非常稳健。”

作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任务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绕、着、巡”三大任务,这是航天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张荣桥告诉记者,从2月10日的火星捕获、环绕目标的达成,到5月15日的火星着陆,再到火星车开始巡视探测,标志着工程三大目标圆满实现。5月22日开始,天问一号任务进入巡视科学探测阶段。


图为祝融号火星车传回的火星照片。图片来源:新华社

火星车是在火星登陆并用于火星探测的可移动探测器。从外表看,“祝融号”火星车像一只美丽的蓝色闪蝶,四只翅膀是用于能源供给的太阳能电池板。据介绍,祝融号火星车配备了先进的主动悬架,具有蠕动、抬轮、车体升降等多种运动模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火星车总体主任设计师陈百超告诉记者,配备主动悬架的火星车,能够有效应对车轮下陷,甚至发生单个车轮故障也不会丧失移动能力。

“祝融号”火星车重约240公斤,长3.3米、宽3.2米、高1.85米,拥有90个火星日的设计寿命,相当于约92个地球日。火星车搭载了6台载荷,主要涉及火星空间环境、地表形貌特征、土壤表层结构、大气(气温、气压、风速、风向)、局部磁场等研究,带来火星的第一手资料。

“祝融号”在火星上走走停停,行进速度并不快。“祝融号”一般以3个火星日为一个工作周期,一天进行环境感知,一天“走路”,一天开展科学探测,每天均进行数据下传。受到火星苛刻的环境影响,火星车每次只能“工作”一两个小时。

事实上,“祝融号”在火星上顺利工作,还需要克服不少困难。


2019年4月17日,甘肃金昌市学生们来到我国首个“真实航天逻辑”火星生存模拟基地体验。牟健/人民图片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火星探测器副总师贾阳介绍,火星表面弱光照、低温、地火通信严重受限、地面通过性差,以及不可预估的沙尘天气是阻碍火星车生存及完成巡视探测的主要困难。他举例说,比如“远”的问题,今天地火距离3.2亿公里,信号来回一趟需要近40分钟,这么远的距离,地面没法实时控制火星车。再如“冷”的难题,火星夜晚会降到零下130度,对火星车生存构成巨大挑战。此外,火星上的风速可达180米/秒,几乎是地球上超强台风风速的3倍还多。强烈的风速会掀起大量的沙尘、石块,形成特大沙暴,对火星车的生存造成严峻考验。尘暴还会影响到火星车电池发电,影响太阳能供给。

针对这些问题,研制团队根据火星独有的光照、沙尘、大气、温度、土壤等特点,量身打造了“祝融号”火星车,确保了火星车能够有效应对严酷的环境和任务约束。为了克服遥远测控的问题,“祝融号”基本以自主工作为主,按照火星日进行工作规划,进行长距离自主移动,并以中继通信作为主要遥控、遥测、数传手段。


人民日报记者  冯华

在读的新闻
Телеграм-канал «Нефть и Газ Казахстана. Факты и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Ежедневные новости с краткими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и. Бесплатная подписка.

DKNews国际新闻社是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文化和信息部注册的。2010年1月20日颁发了第10484-AA号注册证书

主题
更新
МИА «DKNews» © 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