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潮涌,津门欢歌,九月的天津流光溢彩,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在此成功举办。包括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内的二十多位外国领导人和十位国际组织负责人齐聚海河之滨,共叙友谊、共襄盛举。天津峰会不仅取得了丰硕成果,更见证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令全世界为之瞩目。我愿用三个词(3C)总结此次盛会。
合力。八大成果开启上合组织新篇
此次天津峰会是上合组织迄今规模最大、成果最为丰硕的一次峰会。会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八大成果:制定了上合组织未来10年发展战略,发出了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的正义声音,表明了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公正立场,落地了“四个安全中心”,做出了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的政治决定,设立了6个务实合作平台,制定了6项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改革实现新的突破,为成员国乃至国际社会做出重要表率与贡献。
执大象,天下往。天津峰会彰显出上合组织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创新力。中国作为主席国,以“上合组织在行动”的高度责任感,同各方一道始终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合力推动推动上合组织高质量发展,进入更加团结、更重协作、更富活力、更有作为的新阶段。
和睦。全球治理倡议破解世界时代难题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全球治理倡议——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在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深刻变革、治理赤字日益凸显的当下,全球治理倡议的提出正逢其时,与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一脉相承,体现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的精髓要义,深刻回答了“构建什么样的全球治理体系,如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这一时代课题,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又一次丰富和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全球治理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之后,习近平主席向世界贡献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它如黑暗航道上的灯塔,照亮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前行之路,也映照着各国人民共同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它回应了全球南方谋求和平发展、参与全球治理的普遍诉求,彰显着中国是全球治理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必将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新的活力与正能量。
合作。中哈睦邻友好树立双边关系典范
哈萨克斯坦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在上合组织内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为上合组织创始成员国,中哈两国始终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密切协调配合。峰会前夕,习近平主席同托卡耶夫总统会见,两国元首共同见证宣布两国发展战略对接、能源、科技、住建、教育、体育、野生动物保护等20余份双边合作文件以及为在哈新设立两处鲁班工坊揭牌。中哈合作的成功实践不仅惠及两国人民,也为其他成员国提供了宝贵经验,成为上合组织区域合作的典范。
近者悦,远者来。历经24年风雨,上合组织由最初的“上海五国”机制,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幅员最广的区域合作组织,为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不断努力。
站在24年后的今天,中方愿与包括哈方在内的各方一道,落实好四大全球倡议,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正所谓:
海河潋滟聚群英,上合新风润众生。
全球倡议开大道,多极世界求共赢。
中哈合作树典范,睦邻友好谱新篇。
命运同舟共发展,全球携手向光明。